全合成機油替代礦物油的省錢經
發布日期:2020/12/26 11:35:48 作者:點擊:2677
有車的朋友,面對保養中最為常規的項目——機油更換必須想辦法能省則省,畢竟機油和機油濾芯由于每次保養都要更換,在保養費用中也是占了大頭。
目前,不論是豪華車或者是十萬元內的經濟車型,4S店給出最多的建議就是每5000公里開始保養,每次保養4S店員稱使用全合成機油會很浪費,建議半合成、礦物油等,經常換就好了。如果您的車本身不貴,店員更會說該車發動機工藝水平低,發動機的密封沒有那么好,會有滲油情況出現。但這一切是真的嗎?歐洲的保養環節,一般都是采用全合成10000公里保養的節奏,那么到底該如何呢?
全合成機油更換周期長
首先,我們了解一下全合成機油的好處。對于機油的選擇,除了注意粘度和等級要求以外,還有一點就是機油的基礎成分。
根據基礎油的不同,可以分為礦物油、部分合成(半合成)和全合成。從性能上來講,半合成和全合成機油在潤滑效果、衰減、清潔能力等方面是優于礦物油的。尤其是全合成機油具有優秀的性能和更長的換油周期。
算上人力成本不算貴
一般來講,考慮到國內的擁堵情況,礦物機油5000公里更換是比較合理的,半合成機油7000公里,而全合成機油則11000公里更換完全可以。
從價格來看,譬如各大電商明顯價格更低,而某德系4S店一桶常規4L的礦物機油價格大多在250元,半合成在350元,全合成在450元左右。結合換油周期來算,礦物機油的性價比并不高。
以一次小保養200元工時費、一個機油濾芯50元、螺絲墊片等損耗件10元來計算,換礦物機油的話,10000公里需要換兩次,總費用大約為1000元左右。而如果用全合成機油,10000公里只需換一次,總費用在700元左右。這樣一比較,用全合成機油不僅對發動機更好,對自己的錢包也是更照顧啊。
而對于渦輪增壓、缸內直噴發動機,礦物機油甚至并不一定能滿足其正常工作的需要,這類發動機需要性能更好的全合成機油。因此,各位車友在保養時,優先選用合成機油,不僅能確保發動機更好的性能表現,費用方面同樣具有一定的優勢。
“便宜車”沒必要用全合成機油嗎?
有人總說全合成很稀,不適合工藝水平不太好的“便宜車”,反而會出現滲油等情況。我們都知道合成機油是從原油里的氣體分離出來的,所以合成機油相對的密度就要小于礦物質油,自然看起來就要稀疏一點。但全合成油性能更優異,油膜強度高,全合成油可用較低的粘度就可達成,而礦物油就需用相對于合成油較濃的粘度才可達到如此要求。
SAE10W-40、SAE5W-40,“W”表示winter(冬季),其前面的數字越小說明機油的低溫流動性越好,代表可供使用的環境溫度越低,在冷啟動時對發動機的保護能力越好;“W”后面的數字則是機油耐高溫性的指標,表示100 時的粘度,數字越大粘度越高,在高溫下對發動機的保護性能越好。所以在日常車輛保養時,應該根據不同季節,或者不同地域氣候選用不同標號的機油。或者,可以選擇0W40標號的四季機油,冬天零下30-35 都沒有問題。
發動機的磨損幾乎都發生在冷車啟動的時候,所以一定要選更高級別些的全合成機油,這是多去幾次4S店換不到的。
長期使用礦物油,是不是就不能再換用全合成機油了?
實際上,實際操作過程中確實有這樣的問題,長期使用礦物油的車主突然換用了全合成機油后,有時候會出現動力下降、油耗升高、機油消耗量增多的情況。不用擔心,這其實是一個正常更替過程。
礦物油的抗沉積和抗老化性能比全合成機油弱,使用過程中,發動機內會逐漸出現一些油泥和沉積物。油泥和沉積物卡滯在活塞環的環槽中,影響活塞環的密封性能,同時造成潤滑不良,磨損加劇。
當換用清潔能力很強的全合成機油后,活塞環上的殘留物會被溶解。這會在活塞和氣缸的工作面之間形成一個缺口,導致缸壓損失,這就是造成發動機動力下降、油耗增多的主要原因。
同時,也會有更多的機油通過上述缺口進入燃燒室參與燃燒,從而造成機油消耗量增多。
這個過程會一直持續,直至全合成機油完全清除掉活塞環極其環槽內的沉積物,機油重新完成密封工作后,動力下降、油耗增多以及機油消耗量升高的情況才會消失。